遼媒總結郭士強亞洲杯成功之道:用人不拘一格&重拾小快靈打法
北京時間今日,在男籃亞洲杯決賽中,中國男籃以89-90惜敗于澳大利亞男籃屈居本次賽事亞軍。賽后,遼寧官方媒體《遼寧日報》發(fā)文,總結了郭士強在本次亞洲杯取得成功的幾大因素。
《遼寧日報》原文
自2015年亞錦賽(亞洲杯前身)在長沙奪冠以來,中國男籃在亞洲杯賽事中成績滑坡,2017年亞洲杯、2022年亞洲杯均止步八強。十年低谷,一朝破冰。本屆亞洲杯,中國男籃在遼寧籍主帥郭士強的率領下殺入四強、躋身決賽,取得近十年最佳成績,實屬難能可貴。
賽前,中國男籃征戰(zhàn)本屆亞洲杯的前景并不被人看好。從自身來看,周琦、趙繼偉、張鎮(zhèn)麟、曾凡博等多名主力球員因傷缺席,被NBA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的楊瀚森也沒有參加本屆賽事,中國男籃的戰(zhàn)力并未達到最佳;從外部條件來看,澳大利亞隊和新西蘭隊的加入,讓中國男籃在亞洲賽場取得好成績的難度成倍增加。在此情況下,中國男籃能夠連克強勁對手創(chuàng)造歷史,概因主教練郭士強做對了這幾件事。
首先是用人方面不拘一格。在中國男籃出征本屆亞洲杯的12人大名單中,雷蒙、趙嘉義等球員此前從未在國家隊證明過自己,高詩巖、李祥波的入選更是引起一定爭議,但事實證明郭士強知人善任。在與新西蘭隊的半決賽中,郭士強在第一節(jié)采用12人輪換,體現(xiàn)出非凡的勇氣,更說明他對麾下每名弟子都給予充分信任。
其次是對年輕球員破格提拔。20歲的王俊杰是第一次入選國家隊,由于在熱身賽中表現(xiàn)搶眼,他在本屆亞洲杯比賽中得到不少表現(xiàn)機會。作為國內球員中稀缺的全能型前鋒,王俊杰用優(yōu)異的表現(xiàn)回報了郭士強的器重。24歲的控衛(wèi)廖三寧也在本次亞洲杯上兌現(xiàn)了自己的天賦,讓人們欣慰地看到中國男籃的一號位后繼有人。
更重要的是,郭士強重拾“小快靈”打法,讓中國球員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打球,極大地提升了球隊的戰(zhàn)斗力。在中國男籃全新體系中,后衛(wèi)不再只是籃球的“搬運工”,而是球隊進攻的發(fā)起者和組織者,他們利用自己的速度、靈活性和控球技巧,在球場上穿針引線,讓整個球隊的進攻更加犀利,令對手難以適應中國男籃的節(jié)奏。“小快靈”打法的回歸,正是中國男籃本次亞洲杯戰(zhàn)術設計上最成功的部分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